參拜圓通巖與護國禪寺
前往圓通巖參拜觀世音菩薩,由於中國佛教的《 楞嚴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
因此,她又名「圓通大士」。又因為她能就海上危難,苦難常作度人舟,因此又名「慈航大士」。
觀世音也名為觀自在,觀世音之名是從她救護苦難、利益眾生如蓮華愛染性的「利他」角度而有的名號;
由於她無時不刻活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能不刻意、自然、自在地觀照空性而如蓮花不染塵垢,
因此這是從她「自利」、「自身功德」的角度而有的名號。道教則稱她為『圓通自在慈航天尊』。
在台灣民間宗教中觀世音菩薩等同於無生老母,如《普度新聲救苦寶卷》邊宣稱:
『無生老母化為觀音,觀音乃一女身。諸祖、滿天聖賢、神祇,唯有無聲老母為尊。
菩薩即是老母,老母即是菩薩。老母本是觀世音菩薩,下界周轉化凡,觀音自是無生。』
『無生』救是阿字本不生,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由不同的內因外緣和合生成的,而這能生之內因外緣,
又有別的因緣聚合而成,但如此展轉從緣,最後的本原是什麼呢?
當這樣觀察的時候,就能認識到這個最後的本源就是不生之處,
所以本初不生就是一切事物和現象的本原、本初,
這叫本不生。因為這個本不生,也就是如上所說的自證自覺的眾生自心,故又叫作自心本不生。
又因為這個本不生,如印度梵文字母的第一個字母表示的元音「(阿)」,
其它音必須憑借此音才能發出聲來,此音便為眾聲之母,眾音之本,所以例此而稱之為阿字本不生。
當知阿字門真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切法義之中也。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無不從眾緣生,從緣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觀此能生之緣,
亦復從眾緣生,展轉從緣,誰為其本?
如是觀察時,則知本不生際是萬法之本,猶如聞一切語言時,即是聞阿聲,
如是見一切法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如實知自心,
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為真言也。
而世間凡夫不觀諸法本源故,妄見有生,所以隨生死流不能自出。
「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所說,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
,弘法大師云:「一如本淨,境智具融,知此心性,號曰遮那(大日如來)。」
一道無為心是觀自在(觀世音菩薩)菩薩之內證也。所以說無生老母奶觀世音菩薩倒是與密教相合(笑)
無生老母的信仰,相傳老母普化九十六億個「原子」,也可說是老母的子女,本是來整治世界,
不料卻被物質迷惑本性,忘卻任務,因此老母的信仰者就是要了解自身乃原子,明心見性,
回到真空家鄉,也就是無生老母的胎藏世界,永離輪迴之苦。可說是『永恆的女性 引領我們高昇』。
之後參拜護國禪寺,此次乃第三次參拜。
石觀音的姿勢令我聯想到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
護國禪寺在日治時代,據說境內有祭祀荼吉尼天女的『圓山稻荷堂(豐川閣)』。
雖然,如今護國禪寺境內已不見荼吉尼天女卻可見與她習合為同一尊女神的如意輪觀音,
荼吉尼天女亦辰狐王菩薩,又「辰狐」=「辰陀摩尼(チンターマニ) =真陀摩尼(チンターマニ)
=如意寶珠(Cintāmaṇi)->如意輪觀音(Cintāmaṇicakra)。
其尊名中的「Cintā」是思惟、所望、願望的意思, 「maṇi」是寶珠之義,「Cintāmaṇi」就是如意寶珠,
「cakra」是「法輪」。「如意寶珠」用以實現「心願」,「法輪」用以摧破「煩惱」。
她的名字可意譯為「所願寶珠輪」或「如意珠輪」,
而自古以來多譯作如意輪、如意輪王。 菩薩入於「如意寶珠三眛」,可以如意地出生無數珍寶,
常轉法輪,攝化有情, 如願授予眾生無盡的智慧、富貴、財富、勢力、威德,滿足一切眾生所願,宛如如意寶珠。
全稱為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又稱作如意輪菩薩、如意輪王菩薩。 她的六隻手代表菩薩的六種功用可拯救六道眾生。
在日本稱她為「救世菩薩」,有時也以「救世觀音」稱呼她,日本紫雲山頂法寺・六角堂的本尊即為如意輪觀音,
淨土真宗的見真大師親鸞之所以取妻是因為六角堂的本尊如意輪觀音告訴親鸞,假使他因為前世因緣果報,
必行女犯(男性和女性發生性關係,亦即交媾)之事, 觀音自身將化為玉女,置身受犯之側(即"被推倒"),
並於親鸞臨終之際,引導他進入極樂淨土。 換言之,觀音不但沒有要人們棄斷愛慾(rāga),
甚至表示如果人們一定要行女犯之事,那她就變成受犯的女人,
這顯示了觀世音菩薩無限的慈愛與果決的意志,更讓我們感受到高度的宗教情操。
這也與密教金剛乘中十一面觀音以美女欲愛調伏障礙之主(Vighneshvara)的故事同一事理,
也就是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的意義,
密教金剛乘的觀音以男女性慾,度化人的經典傳入中國,就產生了以男女愛慾入道的『魚籃觀音』。
根據密教的教義女尊(佛母)為Śakti(能量)=空性(śūnyatā)』,
她包容眾生,引導修習無上瑜伽密續,藉此領悟空性智慧而得証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