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臺(Hittite)神話-女神Inaras退治龍神Illuyanka

古代擁有鐵文明的西臺(Hittite,赫梯)民族至今三千多年的原始神話傳說:

暴風神Teshub和龍(蛇)神Illuyanka相爭,最後龍神獲勝。

(Teshub亦為天空之神及雷電神,他的妻子則有太陽女神Arinniti和母神Hebat)

(Illuyankas,暱稱為いるるん)

暴風神自知用武力絕對敵不過龍神,所以就想以其他辦法來打敗他,於是前去求助眾神,

尤其希望能藉「野獸的女王(如Artemis)」女神Inaras的智慧。

(Inaras為暴風神Teshub與諸神女王、生命之母Hebat的女兒,或是太陽女神Arinniti之女)。

於是女神Inaras,設計把龍神灌醉,再趁機把Illuyanka殺掉

暴風神Teshub對眾神說:

「眾神啊!請把力量借給Inaras吧!她馬上要舉行一個特別的儀式。」

然後,女神就把各種酒倒入甕裡,準備就緒。

另一方面,女神Inaras也明白要誘殺龍神是一件具有危險性的事,因此就想利用人類來殺死龍神。

偶然間,她在名為Ziggaratta之城市碰到一位叫作Hupasiyas的凡人(意謂必死),就對他說:

「Hupasiyas,我受人之托要殺死龍神,請你幫助我吧!」

Hupasiyas為女神的美貌所心動(另一解釋是為了想獲得神的力量),

而要求女神成為他的戀人,並以擁抱女神(同床共寢)為交換條件,女神Inaras也答應了他(所以就共寢一夜)。

女神Inaras把Hupasiyas帶到舉行儀式的地方,讓他藏在後面的小屋裡(隱藏/保護已成為女神的戀人),

把各種裝飾品放在他的身上,然後開始進行儀式。

就在儀式場所附近的龍神,一直觀察著這個地方,終於忍不住各種酒香味的誘惑,一步一步地靠近了。

女神Inaras於是適時地向龍神招手,請他和他的族人一起吃吃喝喝。

結果龍神Illuyanka喝了過多的酒,終於醉得不能動彈。

Hupasiyas看到這種情形,就從躲藏的小屋出來把龍神綁起來,

然後暴風神也出現,將龍神殺死了,因而保護了被創造的眾生們。

從此以後,Hupasiyas就加入眾神的團體中,和眾神一起生活(意謂可共享不朽)。

女神Inaras為了預防將來Hupasiyas會因想起人間的事而返回人間,

(解釋為不希望愛人離開她,或另外解釋為怕Hupasiyas進而洩露了神的力量),

因此為他在Tarukka之地的高處建了一棟房子,讓他住在那裡。

當女神Inaras帶Hupasiyas到那棟屋子的時候,就交代他說:

「我不在的時候(女神將前往鄉野),不可以從屋裡得窗戶往外看,因為你如果這樣做的話,

你會看到你遠方的妻子和孩子的(因此想回去,這是不可以的)。」

Hupasiyas有一段時間都遵照女神的話,但是到了第二十天,他終於忍不住打開窗戶,看到家中的妻子和孩子。

Hupasiyas開始回憶起在家中的情形,於是等女神Inaras一回來,他就告訴她,希望能准許他回家。

但是,女神Inaras對於Hupasiyas不遵從她的話感很生氣:「你為什麼要往外看?」

(底下內容斷缺)僅提到「由於這個罪過因此.....」。

關於Hupasiyas的下場,由於原始出土文獻內容殘缺缺,因此現在是無從得知的

一些書籍為了情結的完整性,而武斷地說,女神因為Hupasiyas不遵守她的話而殺了他。

此外也有解釋說Hupasiyas的確是被女神殺死了,但主因是不遵從神的「hybris(自大妄為),希臘神話更強調此」。

別的說法則是藉由「比較神話」(例如以奧德修斯之神話,即神愛上必朽的凡人

如同女神Calypso放英雄奧德修斯返回家鄉),因此,認為女神Inaras也放Hupasiyas回去,

然而也是因為這個罪過,使得Hupasiyas無法如神般成為不朽,而終究是必死的凡人(這其實就足以為懲罰了,

但是對於如奧德修斯這樣的英雄而言,這樣的處罰而使他能回家鄉與妻子相守一生,反而是一種恩賜)

(類似的神話:永恆->必朽,則如日本的浦島太郎傳說。)

東洋學者矢島文夫:

「在古代人的眼裡,常把激烈的流水(洪水、瀑布、河川)等類似蛇的景象,

想像成龍的樣子,尤其在小亞細亞的卡呼卡斯地方,就流傳有許多關於人類驅逐惡龍的故事,

而且還流傳到鄰邦,日後,經過印度、中國傳入日本,還產生了記紀神話中「八岐大蛇」的故事。 」

上面的說法僅作為一種參考。

印度的斬龍神話,就是距今三千年的《梨具吠陀》的因陀羅與Vrtra神話

其中在《梨俱吠陀》第6卷LXI第7節

Yea, this divine Sarasvatī, terrible with her golden path,
Foe-slayer, claims our eulogy.

解釋為是女神Sarasvatī殺死了因陀羅的死敵Vrtra。

四世紀中國的《搜神記》則記載有少女(李寄)斬殺大蛇之傳說-

東越 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餘圍,土俗常懼。

東治都尉及屬城長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禍。或與人夢,

或下諭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長,並共患之。然氣厲不息。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齧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爾時預復募索,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有六女,無男。

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寄曰:「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

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既不能供養,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賣寄之身,可得少錢,

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懷劍,將犬。

先將數石米糍,用蜜口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糍香氣,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齧咋;寄從後斫得數創。

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其九女髑髏,悉舉出,

吒言曰:「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湣。」於是寄女緩步而歸。

越王聞之,聘寄女為后,拜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

自是東治無復妖邪之物。其歌謠至今存焉。

(其中搜神記一些中國古代歧視女性之文句就無視。例如:李寄認為女孩子被作為獻祭是應該的,

因為女孩不是孩,男孩才是孩的可笑思想,並且認為女孩子膽小懦弱才會被吃掉,

而不是可憐她們被無情父母作為祭品,那些用少女作祭品的大人才更是懦弱呢!

在出雲國有治理氾濫河水與驅退大蛇的女神-久志伊奈太美等與麻奴良比賣命之信仰,

也就是說「久志伊奈太美等與麻奴良比賣命」,其實並不是如記紀的クシナダヒメ那樣柔弱的女子。

此外,雖然記紀中有記載スサノオ斬殺八岐大蛇之神話,然而《出雲國風土記》並無記載,

即使有”疑似”「八岐大蛇(古事記提到一別名:高志之八俣遠呂知)之「越八口(越不是指中國的東越,

而是指日本的越國,亦指高志國,位於現在日本北陸地方的福井縣敦賀市至山形縣莊內地方一帶)」,

擊退越八口者卻是所作天下大神-大國主大神,而不是スサノオ。

話說回來,《古事記》所記載的スサノオ退治八岐大蛇之神話,出現幾個與「西臺(Hittite)神話」有趣對照之處。

例如皆有用酒灌醉大蛇後殺害,只是在此是女神(Inaras)活躍而非是男神(暴風神スサノオ)。

又,在西臺(Hittite)神話並沒有出現「人身獻供」,而只是出現一個凡人Hupasiyas協助女神,

並成為女神的戀人,又如同女神Inaras為Hupasiyas建造房舍並讓他加入神族;

男神スサノオ則是為女神クシナダヒメ建造宮殿,迎娶クシナダヒメ之後成為出雲國之統治者,

更為接近Perseus・Andromeda 模式神話。

換言之,記紀中的クシナダヒメ更是如同扮演Andromeda的角色。

另一方面,依大和的角度而言,スサノオ是由天津神歸為國津神。

順便一提,在古代出雲國是母系社會,因此在祭祀スサノオ的出雲國之須佐神社,

宮司家-須佐家就是奉クシナダヒメ的母親手摩槌命為祖神,為母系之傳承。

因此可不會如上中國的搜神記說出女孩不是孩的可笑之語

因此,スサノオ娶クシナダ姫才得以成為此地首長。

最後,大和朝廷編寫的「スサノオ退治八岐大蛇之神話」,其中一個解釋為八岐大蛇之多多良說(たたら)說。

由於西臺(Hittite,赫梯)為古代鐵器文明民族,

因此「女神Inaras退治龍神Illuyanka神話」是否也隨鐵器文明傳播到日本呢?

話說回來,在「もののけ姫」中野獸的同伴サン(我自身喜愛將她形象比作Artemis)

她則是如同與龍神(八岐大蛇=たたら)對抗的「野獸的女王」女神Inaras吧。

算是一個對我來說有趣的想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聖圓明道姥天尊」之神誕日

八雲立出雲、紀伊國熊野、青色彼岸花

一切諸金剛之母「金剛母Māmakī」

【二十一度母觀音】大圓滿度母(Mahāśānti-Tārā)

巫女國土亞耶之祝詞

金剛忿怒的鬼神「禰豆子」

【二十一度母觀音】無量征服度母(Aprameyākramaṇī-Tārā)

大日如來之他受用智光明──摩利支佛母

治寶山淨泉寺彩色御朱印之四月主題『新生活』

【二十一度母觀音】綻放熾熱光明度母(Kiraṇojjvalā-Tār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密教六大】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印度神話電視劇MahaKali

【OMURO88】「前神 色華(まえがみ いろは)」=「阿彌陀如來」

たまもしづし出雲

【仏これ】阿修羅王

出雲神子

黃金魂

【二十一度母觀音】吽音叱咤度母(Hūṃ-svara-nādinī-Tārā)

受平家虔誠信奉的嚴島神社

心的構造:阿賴耶識與集體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