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徳明王(Yamāntaka)」與「勝三世明王(Trailokyavijaya)」
延續佛頂山朝聖寺三義道場之明王殿:金剛夜叉明王與軍荼利明王。
現在來介紹「大威徳明王(Yamāntaka)」與「勝三世明王(Trailokyavijaya)」,
此二尊明王也是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的『持明(Vidyādhara)院』內的明王之一。
持明(Vidyādhara)院
所謂『Vidyā(明)』指能破除昏闇無明的勝慧(prajñā),轉成真言陀羅尼(Dhāraṇi)之義。
「Dhāraṇī」漢譯也為持明,「Dhāraṇī(陀羅尼)」有能破煩惱之闇之德,故云「明」,
能增長一切之功德,故為「女性」。「vidyā」於廣義而言是指知識、智慧,
在奧義書中「vidyā」所指涉的是超越日常的知識而為神秘體驗所啟蒙的智慧,
可說是依靠啟發「vidyā」的冥想來照見這個世界而超越識別的世界得到『真實的智慧(Prajñāpāramitā)』。
因此,持明即住持真言,善了真言的密義,以真言的大慧光明,照破無明黑闇,顯現如來的真實智慧,所以稱為持明。
持明院代表折伏與攝受二德。
持明院中的五尊中,有四尊示現犯怒之相,表持受持大日如來的明咒,奉其本誓,應化難度的眾生。
持明院五尊,分別指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般若佛母、大威德明王、勝三世明王。
其中除了般若佛母外,其餘四尊都是忿怒尊,所以又稱為忿怒院。
持明院的中尊為『般若佛母(Prajñāpāramitā)』,原本在大日經中並無在持明院安奉此尊。
(役小明阿闍黎///)
此位原來是阿闍黎(ācārya)位,是安坐曼荼羅前的位置,
在曼荼羅畫完後之後,阿闍黎(ācārya)移位於壇門之外,這個位置就成為本來的空位,亦稱佛室。
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就以一切諸佛之母『般若佛母(Prajñāpāramitā)』代替阿闍黎(ācārya)。
『般若佛母(Prajñāpāramitā)』代表三部(如來部、蓮華部、金剛部)的智眼與六度(ṣaḍ-pāramitā)的事業,
她集聚六波羅蜜多(ṣaḍ-pāramitā)於一生,乃成就如來一切福慧資糧的根本,一切如來皆是由她所產出。
她也是一切如來的正法輪身,是大悲胎藏生之母,更是如來一切智智的具體實踐,所以列為持明院中尊。
勝三世明王(Trailokyavijaya)
勝三世明王(Trailokyavijaya)與降三世明王乃同體異名,亦名「金剛吽迦羅」(Vajrahūṃkara)。
吽迦羅(Hūṁkāra,即產生忿怒之意)即普賢金剛為降服惡魔而現之形。
《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曰:「普賢金剛手,為降伏一切,現吽迦羅身,摧三世有毒。」
又《理趣經》:「時調伏難調釋迦牟尼如來,復說一切法平等最勝出生般若理趣。
所謂欲無戲論性故,瞋無戲論性;瞋無戲論性故,癡無戲論性; 癡無戲論性故,一切法無戲論性;
一切法無戲論性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戲論性。 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設害三界一切有情,
不墮惡趣,為調伏故,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時金剛手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持降三世印,
以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猛視,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說此金剛吽迦邏心。」
成就殊勝一切如來金剛加持三摩耶(約定)智而為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的阿閦如來=
調伏難調釋迦牟尼如來=金剛手菩薩。金剛手為意志堅固不壞,決定了目標就全力以赴,而如金剛不被挫折。
調伏難調釋迦牟尼如來說「一切法平等最勝出生般若理趣」也就是開悟一切法、
超越對立而使平等的真理,並能摧破一切惡魔(障礙)的意思。
阿閦(Akshobhya)意思是「不動」,乃是因他「對眾生不起瞋恚」的誓願而來。
他也是替人消除忿怒之如來,在此阿閦如來=金剛手菩薩,結降三世印,
勝三世明王也是阿閦如來的教令輪身。 降三世明王腳下踩著大自在天和烏摩妃,
此二尊作為難調伏(難以調伏、教化)的令人恐懼之惡魔象徵, 而能調伏那困難教化者就是釋迦牟尼如來=不動如來,
克服大自在天和烏摩妃的降三世明王, 所具有之意義就是要克服那襲擊自己的各種災難之明王。
我們偶爾會遭遇各種災難,這時要以力量對抗才行,就是以具有強大力量的降三世明王來排除災難。
不僅如此,還能應用克服外在敵人的原理,和自己內心的敵人戰鬥。
也就是說,能克服外敵外敵而有強大力量的佛,還能克服自己心中產生的煩惱。 其實真正要克服的敵人,就是自己。
所謂無戲論所指是排除戲論。而戲論是「將事物加以做差別,以對立的分別心來處置之意。」
無戲論是要排除自己與他人對立,或是自己與自然對立抱持「我才是最偉大」的想法。
因此可以從排除自我執著束縛不能動彈的對立狀態,而獲得自由曠達的精神活動。
在我們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引起障礙的是由於「貪、嗔、癡」的三毒煩惱所造成的。
而我們有三毒的原因是在於自我以對立的分別心去思考所致,因此必須排除這種想法。
理趣經強調以無戲論去處理三毒煩惱,也就是去提昇層次,
這是主張要培養成為「排除自他對立」的無限度的更大的慾望。
不是「自己想吃好的東西」等小慾望,而是要具有「為了世界上的一切眾生求幸福」的更大慾望。
至於忿怒也是如此,應該要排除「不聽從我的話,太可惡」的小忿怒。
但是忿怒的情緒是人類天生就具有的本能,因此也不易排除,所以主張要「培養成為更大的忿怒」。
也就說,不要只會為自己的事情發怒,而要為了世上不幸或不平等的現象發怒才是正途,這就是無戲論。
為眾人、社會及人類和平而發怒,可說是對較大忿怒之肯定。理趣經所肯定的必須是無戲論才可以。
本來忿怒是因為某種情況和自己的情感相悖才會產生,也就是對件事感覺不滿才會發怒。
但是真正的忿怒並不是由於某種情況與自己悖逆才產生的,
而是對世上所發生的極度不正常現象發怒, 才是大怒,也就是無戲論。
要將那種低層次的小忿怒轉而培養成高層次的大怒,才是這裡所說的降伏、調幅的本來意味。
它告訴我們,真正難調難化的,是自己本身。
(可憐的 Pārvatī)
我們看到大自在天與大自在天后被降三世明王踩在腳下,不要認為他們「活該」,
應該警覺到在那裏被踩踏的,就是你自己。 只執著於自己的心態就是魔,所以必須加以克服。
所謂克服不是指否定,而是往更高層次發展的意思。
因此才說「欲無戲論性故,瞋無戲論性」最後又有「癡無戲論性故,一切法無戲論性」,
這意謂著癡是無戲論的,因此世間的一切事物(一切法)也是無戲論,則「般若波羅蜜多無戲論性」,
即般若智慧也是超越自他對立而無戲論。忿怒的本來型態應該是如此。
因此理趣經才說「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設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 為調伏故,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阿閦(Akshobhya)如來的化身金剛手(Vajrapāni)菩薩為了使釋迦牟尼如來所說的教示更明白易懂,
結降三世印, 以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即聖者住內心,與觀自在悲愍心相應而微笑 ,外示現忿怒。
又微笑又忿怒其實才是真正的忿怒,看起來非常忿怒,可是又含著微笑,
有些人成微笑、 有些人看成忿怒、有些人看成悲傷,心中含著悲傷而忿怒才是對的,
不應該一直謾罵對方而使他完全沒有辯駁的餘地。 具有理性的忿怒不是生氣,
生氣是心中百分百地想要修理對方一頓的這種心情造成的;
而忿怒是心中雖然想修理對方,但含有理性的成分在內,此處就是如此。
接著是「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這表示降三世明王以露牙那樣的忿怒型態,
還能「說此金剛吽迦邏心」也就是說出金剛吽迦邏的心真言的意思。
吽迦邏即「Hūṁkāra」為產生忿怒的意思。
大威徳明王(Yamāntaka)
「Yamāntaka(降閻魔尊)」即終結死神Yama者。
騎乘水牛的「Yamāntaka」也可說是源於Yama而成為密教的終結生死之神。
「Yamāntaka」的別名 「Mahisha Samvara」=「制馭惡魔Mahisha者」。
在印度神話中打倒「Mahisha(水牛)」的神是無敵戰女神「Durga(難近母)」,
「Mahisha Samvara的多臂模樣可能來自女神「Durga(難近母)」, 牛頭的模樣則來自於「Mahisha」 ,
又稱「牛頭明王(Mahisha Samvara)」。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教有位與「Yamāntaka(降閻魔尊)」名字類似之神「Kālantaka」,
「Kāla(死・時)」為死神Yama之別名,所以同樣為「終結死神者」,在印度教指為Shiva。
印度Kālantaka之造像為Shiva踩在「閻摩(Yama)」身上跳舞象徵他凌駕死亡之上。
印度教「濕婆派(Shaivism)」所流傳的故事-一個虔誠信奉Shiva的信徒注定只能活到16歲,
當他活到16歲時死神「閻摩(Yama)」依照命運前來要帶走他的靈魂時, 這個信徒緊緊抱著象徵Shiva的lingam,
而「閻摩(Yama)」依然要帶走他的靈魂, 這時Shiva憤怒地出現然後以trishūla(三叉戟)殺死Yama,
因此Shiva別名KālaKāla(殺死死亡)。
(話說被稱為Maheśvara的達也也曾從死神之手,還曾從死神伸出的魔爪下將瀕臨死亡的愛妹深雪救了回來呢)
另一說他殺死Yama時顯露的形象是「Kāla Bhairava(死亡憤怒者)」,
然而Shiva因為殺死了死神而使地上再也沒有死亡,令大地擠滿生物。
於是Shiva以必須臣服他為條件復活了Yama,這就是Shiva被稱為「Kālantaka」之由來。
從此,信奉Shiva的信徒死後不會被「閻摩(Yama)」帶至地獄受苦而是被Shiva帶至他的居所Kailash山,
另一方面這也代表脫離了印度教的輪迴。
由於大威德明王亦稱「牛頭明王(Mahisha Samvara)」,所以也有日本牛頭天王信仰源自大威德明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