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院閻魔堂、妙見堂

東京港区 港七福神めぐり 

補充之前芝公園寶珠院參拜,寶珠院主祭神為開世出運辨(辯)才天,授予信眾開運出世、巳成金、

福壽圓滿、厄難消滅、縁結び御利益而制定為港七福神之一。

她的法像為八臂之大辯才天(MahāSarasvatī)。

MahāSarasvatī與Mahākālī(大黒女神)、Mahālakṣmī(大吉祥女神)為性力派密續之三大女神(tridevī)


聰明勇進辯才天  人天供養悉應受   名聞世間遍充滿  能與一切眾生願   

依高山頂勝住處  葺茅為室在中居   恒結軟草以為衣  在處常翹於一足 

諸天大眾皆來集  咸同一心申讚請   惟願智慧辯才天  以妙言詞施一切 

                             -------《金光明最勝王經》


在《金光明最勝王經》也提到大辯才天(MahāSarasvatī)為閻摩(Yama)的姊妹,

因此在寶珠院旁還有座祭祀閻魔大王的「閻魔堂」。

在《梨具吠陀》閻摩(Yama)與閻蜜(Yamī)親兄妹也是人類最初兄妹與夫妻,

彼此心靈相通又相連,閻蜜(Yamī)希望能與閻摩(Yama)結合。

由於Yamī與Yama同睡於母親的子宮裡面,彼此應該也在外面同睡,即註定成為夫婦,

這是由工匠神、太陽神、生主所決定。Yamī希望兩人不僅要在「心靈」上交流,

在肉體上也要像夫妻一樣緊密結合Yamī:「我,閻蜜(Yamī),屬閻摩(Yama)的愛欲所擁有,

我與他同床共寢。 作為妻子我一切依從丈夫,將身體奉獻給他,如車之二輪般共寢歡樂。」

後來二人成為人類之祖,這是兄妹始祖的神話類型之一。

閻摩(Yama)與閻蜜(Yamī)乃太陽神Vivasvat(遍照者)與女神Saraṇyū之子,然而兄妹同樣為神子,

兄長閻摩(Yama)卻為「唯一之應死者(即必朽之凡人)」;妹妹閻蜜(Yamī)則為聖河Yamuna女神。

閻摩(Yama)為了後代子孫而前往他界(即死亡),探詢冥界的道路即祖道,成為人類的第一個亡者,

而為人類祖先之第一人,成為統治亡者之王。

亡者藉由祖道前往的「閻摩天國(Yamaṃ vaivasvataṃ)」乃充滿不滅光明之天國,

亦即不死不壞的世界,如極樂世界。雖然彼世似乎充滿歡樂光明,

但對於失去親人的人卻是悼念而悲痛不已,如閻蜜(Yami)失去了兄長與丈夫閻摩(Yama)

深愛著閻摩(Yama)的閻蜜(Yami),因為再也無法見到閻摩(Yama),不斷悲傷哭泣著。

她為閻摩(Yama)所流下的淚水在地上成為了聖河Yamuna。

眾神無論怎麼安慰她也沒有用,因為閻蜜(Yami)總說閻摩(Yama)是在"今天"死去的啊,

於是眾神為了她創造「夜晚(Yāmīnī)」,從此今天過了一夜就是昨天,

藉由「夜晚」撫平「傷痛」,日子的過去慢慢淡忘哀傷......

Yami終於停止了哭泣而不在永遠處在"那一天"失去Yama的悲痛之中。

因此,Yami別名為Yāmīnī(=night),即夜晚之女神,也是治療與遺忘悲痛的夜晚女神。

至於天國樂園之主閻摩(Yama),隨著歲月的演進,人們開始認為天國是對善行的報償,

而不是接納大多數亡者的地方,之後《阿闥婆吠陀》卻將Yama一分為二,

在天界他是閻摩天的天主, 在地界則是Yamarāja。

這便是認為人死之後,分為生天落地兩途之故。

將Yamarāja住所轉稱為Yama-pura,負責審判亡者是否有進入天國的資格。

Yamarāja對死者生前的行為是根據「真理」亦即「達摩(dharma)」進行審判的,

凡是作惡的或者信仰薄弱的人,一律會被送到陰暗之國。

於是負責審判的Yamarāja亦成了陰闇之國-地獄之王。

《阿闥婆吠陀》說亡者的靈,將隨生前善惡,生於三界-天界、空界、地界。

天界即是天國, 然而天國有三十三,以閻摩天為最高、最完美(閻摩天又稱最高光明界),

故亡靈雖具善業,若業不大(善業的業力),則亦不一定能進閻摩天。

最後,到祖先住地去的想法慢慢演變成這樣概念:「Yama的王國不是天堂而是地獄」。

到了史詩《摩訶婆羅多》Yama已經成了穿著血紅色衣服,頭戴王冠,騎水牛,

一手持棍棒,一手執索之可怕模樣。 此時代之Yama具有兩種性格,

一即所謂之死神,率領諸多使者奪人之生命, 故當時稱「死」為往夜摩宮,稱「殺」為送夜摩宮;

另一則為死者之王(Preta-rāja)、法王(Dharma-rāja),

住於南方地下,為祖先世界(Pitā-loka)之支配者。

這般可怕的Yama形象在佛教更加發展,成為現在的「閻魔王(Yamarāja)」。

這名佛教中的地獄之王教人生懼,他雄踞在位於地下閻魔界(Yama-loka)的氣派閻魔王宮中。

在閻蜜(Yamī)則為閻魔天之后稱為「閻魔后(Yamī)」。

至於Yama之名有雙生俱生的意思,即指閻摩(Yama)與閻蜜(Yamī)雙胞胎兄妹,

在中國佛教解釋Yama梵名「雙胞兄妹」由於不清處吠陀神話之原義,

或是為了強加於作為地獄審判者的解釋,將雙王解釋成兄Yama審男鬼,妹Yami審女鬼.......。

然而Yamī原本具有夜的意思。所以,非常有趣就是閻王(Yama)的"中國"在地化,成為所謂的包拯後,

由於只有一人且是活人,「閻羅=雙王(Yama)」就成了日審陽、夜審陰,

至於日本是將閻魔王與地藏菩薩習合,這是受到中國偽經『地蔵十王経』之影響。

在寶珠院境內還有座祭祀妙見菩薩的小祠稱為妙見堂,妙見梵語sutārā,

「su」即妙,tārā則有星、眼瞳,度母之名也是tāra。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呪經》:「我北辰菩薩名曰妙見。 今欲說神呪擁護諸國土。

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見。處於閻浮提。 眾星中最勝。神仙中之仙。菩薩之大將。光目諸菩薩。

曠濟諸群生。 有大神呪 名故奈波(晉言)擁護國土佐諸國王消災却敵莫不由之。」

並教誨當政王者,若能依教奉行,招賢退惡,則尊星王當率諸大天王、諸天帝釋、伺命都尉、 天曹都尉,

除死定生,減罪增福益算延壽,邏衛國界守護國土, 除其災患滅其姦惡, 風雨順時穀米豐熟,

疫氣消除無諸強敵,人民安樂,消伏災禍。 北辰妙見菩薩為諸星中之最勝者,

乃如如不動居虛空中央之北極星,諸星皆繞其迴轉(天動說w)。

值得一提的是「北辰一刀流」乃是信奉北辰妙見菩薩(北極星之神格化)之千葉氏所創之劍術流派。

(北辰一刀流的舞衣,擁有「妙眼(sutāra)」)

最後提一下與《梨具吠陀》水之女神Sarasvatī系出同源的波斯女水神「Anāhitā(名字意謂「清淨」)」,

她的別名是「Harahvatī Arədvī Sūrā」意謂擁有水滋潤萬物者,

根據波斯之信仰,在全世界所有河川中流動的水,都是來自於她所管轄的水源。

由於水是孕育萬物的生命之源,所以Anāhitā被視為生命、豐收的女神。

Anāhitā是身材高挑且皮膚潔白的女性。

她身披黃金斗篷,配戴項鍊、耳環等飾品,頭上頂著以繁星裝飾的冠冕。

西亞到南亞一帶區域,自古以來就常有文化交流。

因此Anāhitā也和亞洲其他的女神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例如西亞的女神Ishtar,Anāhitā也被認為是金星之女神。

在希臘化時代,Anāhitā則與愛和美之女神女神Aphrodite習合而被稱為「Αναϊτις」。

當祆教於西元前六世紀左右誕生後,

在地的女神Anāhitā就被降級次於「Aməša Spənta」的中級神Yazata。

不過她的重要性非但沒有因此有任何減少,反而更為增加了。

在祆教的教典波斯古經中, Anāhitā的正式名稱是「Arədvī Sūrā Anāhitā(純潔無垢的激流)」,

可說是備受讚許。 根據波斯古經所記載的天地創造神話,

世上一切河川、海洋之水, 全部都是來自於Anāhitā所擁有的水瓶。

人類和動物等之所以能在大地之上繁衍,同樣也要歸功於Anāhitā。

最高神Ahura Mazda也以「向Anāhitā獻上供品的國家將會繁榮」的話語為她背書。

上述種種都讓Anāhitā的受歡迎程度超越了較高位神祇「Aməša Spənta」,

達到足以和最高神「Ahura Mazda」相提並論的程度。

另外,日本學者指出「觀世音菩薩」 之起源與波斯之女神Anāhitā有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聖圓明道姥天尊」之神誕日

八雲立出雲、紀伊國熊野、青色彼岸花

一切諸金剛之母「金剛母Māmakī」

【二十一度母觀音】大圓滿度母(Mahāśānti-Tārā)

巫女國土亞耶之祝詞

金剛忿怒的鬼神「禰豆子」

【二十一度母觀音】無量征服度母(Aprameyākramaṇī-Tārā)

大日如來之他受用智光明──摩利支佛母

治寶山淨泉寺彩色御朱印之四月主題『新生活』

【二十一度母觀音】綻放熾熱光明度母(Kiraṇojjvalā-Tār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密教六大】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印度神話電視劇MahaKali

【OMURO88】「前神 色華(まえがみ いろは)」=「阿彌陀如來」

たまもしづし出雲

【仏これ】阿修羅王

出雲神子

黃金魂

【二十一度母觀音】吽音叱咤度母(Hūṃ-svara-nādinī-Tārā)

受平家虔誠信奉的嚴島神社

心的構造:阿賴耶識與集體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