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佐神宮-御田植祭
宇佐神宮
宇佐神宮於本月26日舉行御田植祭,該祭典已有900年的歷史,列大分縣的「無形民俗文化財」。
田植祭的主角-「早乙女」,由神宮公開招募3~4歲的女童共13名來擔任,
當然是不會叫這些幼女真的下田插秧
(話說這是我看過年紀最小的早乙女了|||,田神樣還真是ロリコン),
而是讓她們在繞著斎田行走後(代表四方迎田神),再將「早苗」投入水田中,以祈求五穀豐收。
豐前國一宮宇佐神宮,其宇佐(うさ)之名,根據《日本書紀 》天照大神與素戔嗚尊姊弟神誓約的段落中,
天照大神派遣她與素戔嗚尊誓約所生的三個女兒「瀛津島姬命(市杵島姬命)」、
「湍津姬命」、「田霧姬命」降臨葦原中國之「宇佐島」,
因此,宗像三女神也為宇佐島之地主神。
而日本全國最多(四萬多社)的八幡信仰神社的總本社就是位於宇佐的宇佐神宮,
其宇佐之地在祭祀八幡神以前就已祭祀地主神「比賣大神(=宗像三女神)」。
日本書紀在這段記載之後又說明「今在海北道中,號曰道主貴(みちぬしのむち)。
此,筑紫水沼君(みぬまのきみ)等祭神是也」。
「道主貴」即司掌道路的「尊貴的道路之主」。
這一記載說明三女神(みはしらのひめかみ)原先降臨於宇佐島,
後來才來到在海北道指為古代九州至朝鮮半島的海路航道是接收大陸文化之要道之一,
三女神遷座之地就是筑紫國宗像大社之邊津宮(九州本土)、中津宮(大島)、
以及玄界灘沖之島的沖津宮、奧津宮,這三地自古以來就是連結九州與朝鮮半島的海上交通要地,
由筑紫水沼君(みぬまのきみ)所祭祀。
又日本書紀本文則說此則筑紫胸肩君(むなかたのきみ)等所祭神是也。
古事記則云「此三柱神者、胸形君等之以伊都久((いつく=齋)三前(みまへ)大神者也。」
「胸形(むなかた)」為「身之形(むなかた)」的意思,
傳說三女神降臨宗像(むなかた)之地,以她們的「身形(むなかた)」來奉齋而稱之,
依筑前國風土記逸文,她們的御神体是「玉」,以玉為女神胸形良有以也
又一說以「青蕤玉」作奧津宮田心姫神之御神体,「八尺蕤紫玉」作中津宮湍津姫神之御神体,
邊津宮市杵島姫神之御神体則為「八咫鏡」。市杵島姫神在神佛習合思想下則與弁才天為同神。
宇佐神功所祭祀之「八幡神(やはたのかみ)」一說為御許山之神格化信仰,
而後與誉田別命(應神天皇)視為同一神,誉田別命之母息長帯姫命(神功皇后)則被尊崇為聖母,
於神佛習合被尊稱為「聖母大菩薩」。息長帯姫命也以母神之身分成為八幡大神之一。
日本書紀云:初天皇在孕,而天神地祇授三韓。 既產之,宍生腕上,其形如鞆,
是肖皇太后為雄裝之負鞆。故稱其名謂譽田天皇。【上古時,俗號鞆謂ほむた焉。】
古事記則如此說明:品陀和氣命太子之御名,所以負「大鞍和氣命」者.
初所生時, 如有射鞍生於御腕,故著其御名。也因此誉田別命被視為弓箭之神。
鞆現在則訓為「とも」亦為巴,八幡宮之神紋為「三つ巴(ともえ)紋」-紋式來自於弓矢之「鞆(とも)」。
「三つ巴紋」除了是八幡神之神紋,亦有其他神社作為神紋,以及作為家紋使用,
或是在建築物軒丸瓦裝飾,象徵水之渦流而相信能避除火災。
太鼓之鼓面亦有用此「三つ巴紋」裝飾鼓面象徵鼓聲如「雷聲」宏亮。
值得一提,在櫻花大戰中帝國華擊團之圖徽,就是「三つ巴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