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道-五斗米道 「筆記」
《魏志倭人傳 》記載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事鬼道能惑衆。何謂鬼道?有諸多說法。
在《魏志》則將五斗米道稱為「鬼道」。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 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 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脩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魯遂襲脩殺之,奪其眾。 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室。 張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 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衆,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 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又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若過多,鬼道輒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後乃行刑。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為治,民夷便樂之。 |
《蜀誌 劉焉傳》「張魯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來焉家,
故焉遣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
《華陽國志‧漢中志》:張魯「以鬼道見信於益州牧劉焉」, 又「以鬼道教立義舍」。
《後漢書‧劉焉傳》:「沛人張魯,母有姿色,兼挾鬼道 ,往來焉家」。
「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言為主要經典、張魯亦著《老子想爾法》作為修行依據,
承襲漢代方術、神仙思想以及吸納巴蜀地方原始鬼神信仰。
五斗米道之教義可說是「上云羽化飛天、次稱消災滅禍」。
五斗米道認為疾病災難,是由人們本身的罪過招致鬼魅作祟所造成的。
要消滅災禍,就要釋罪。怎樣才能釋罪呢?第一步是通過靜思思過,鬼吏請禱、交米五斗,
把自己變成受道者;第二步是通過「男女合氣」,進而把自己變成五斗米教的種民。
至於五斗米教成仙有兩種途徑,一者肉體成仙,即羽化飛天,或長生世上,成為天仙或地仙,
此方式要靠福丹藥或是御婦人法。二者是靈魂成仙,即靠尸解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