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たなばた
日本七月七日,與中國民間習俗相同,是七夕日。
在明治六年(1873)曆法改制以前是為陰曆的七月七日,
曆法改制以後,一切年中行事基本上都是依據陽曆,
所以今日一般在都會區、或是小學、幼稚園等都是過國曆的七月七日,但是行事內容則不盡相同。
「七夕」一詞,是中國漢字的借用,在念法上則仍維持舊有信仰的「棚機(たなばた)」,
「棚」即棚子,「機」即織布、織布機之意。
也就是說,古代日本在七夕之日,原本有其獨自的信仰,即在七月七日夜為了要迎神,
迎接遠到而來的神而在水邊搭個棚子,由叫「棚機女-たなばたつめ」的神聖巫女紡織布儀式,以迎請神。
蓋此神事,本是中元盂蘭盆祭祀的一環,是迎請祖靈來臨前的一環,
是迎請祖靈來臨前的一種淨身儀式。
象徵與神婚的處女,在遠離村舍的水邊搭設之祭壇祀神,宿過一夜之後,
第二天舉行漂流送神出海(七夕送り)的儀式,並把罪穢、不祥、霉運等托神帶走,
屬於一種淨身,驅邪消災的祭祀儀禮。
日本今日的七夕,基本上是中國的星辰信仰、牛郎織女傳說,及乞巧奠習俗等傳入日本後,
與日本固有的豐年祭以及中元盂蘭盆祭前的淨身、祓除災厄等民俗信仰結合演變而成的。
中國的牛郎、織女民間傳說及乞巧奠習俗,大約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
天河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
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
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荊楚歲時記》
此即家喻戶曉的七夕牛朗織女愛情故事。
至於乞巧奠,同《荊楚歲時記》也載說: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或以金銀(金俞)石為針,
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掛上,則以為符應。
其大意是說,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之夜,是夜、婦女們結綵縷,以五種顏色的絲線穿七支針,
並於庭中鋪席擺桌,供上酒、肉甘及瓜果,以乞求女紅之靈巧。
「喜子」就是蜘蛛,即捉蜘蛛於小盒中,第二天檢視盒子,蜘蛛網密者巧多,稀者巧少。
上述的西元六世紀左右長江中下游一帶的七夕的習俗,至唐時尤盛,
《開元天寶遺事》天寶下、蛛絲卜巧條:
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遊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饌列於庭中,
求恩於牽牛、織女星也。又各捉蜘蛛於小合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
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日本的七夕,應可說是藉由遣唐使為媒介,把唐朝中的習俗帶進日本。
據史載,日本的乞巧奠最早見於孝謙天皇的天平勝寶七年,彷唐制在宮中舉行。
初期大致承襲中國的習俗,用五色的絲線穿七支針,以祈求女紅的精湛,
亦有把琴置於桌上,焚香祈求才藝的精深。
還有也行蜘蛛占卜,把蜘蛛放進小箱子內,次日早上打開看蜘蛛的結網情形,
若蜘蛛網結的細密,表示願望將達成。
此外也行針占,即事先預備一碗水,再把針浮於水面,然後觀看碗底所映的針影,若針影呈直立狀,則代表吉。
中國傳入的七夕,在奈良、平安時代最為盛行。
據平安時代的醍醐天皇之《延喜式》所載,七巧奠是朝廷的重要節慶,
天皇親自賜酒宴請群臣,極其隆重,其後更加入詩歌管絃之樂徹夜遊興。
平安朝以後七夕習俗歷經變遷,時盛時衰,至江戶時代始正式成為五大民俗節日之一,以至今。
七夕的習俗,因宮中、武家、 公卿 、以至近世的商家 ,庶民等階級的不同, 時代、地域的不同, 頗有差異,
但以一般民間的習俗來說 最初目的主要是在祈求女紅手藝的精湛, 故以五色的線係繫在矮竹上祈禱,
其後又演變成用布塊在上面畫些圖繪,或寫些文句、詩詞等,然後再於其上用五色絲線縫織,
或是用叫為「梶」的樹葉,在葉上寫上文字或是畫上圖繪,當作供物繫在竹子上,
之後把竹子高高豎立起,以供奉祭牽牛、 織女二星。
又,後來「梶葉」被楮的葉子取代,楮葉又是製紙原料,因此紙又取代楮葉,
最後就演變成今日所見的用五色色紙裁成長方形指片,並以芋葉上的露水研墨書寫,或題些詩詞。
或寫些許願字句,更有的,直接繫上毛筆或是算盤等來祈求,內容也由原先的女紅、歌舞、
文才等擴大到男女戀愛、良緣、升學考試、人生幸福等等無所不有。
今日的七夕
自從明治維新廢除舊曆實施新曆以後,一般多在陽曆的七月七日舉行,
但是七夕本來是根據陰曆而來的節日,換成陽曆後,缺乏季節感,再加上日本的七月上旬正值梅雨期,
天氣陰陰雨雨,牛郎織女,及銀河等等星辰都難以望見,乞巧奠之原意也漸被淡忘,
是此今日的七夕多流於形勢,弄些竹子,竹枝上繫些五色紙片裝飾而祈願成真。